预置条件:手柄盖板取下;D壳有支架;气温20度;cpu待机4W,工作22W,压风为暴力熊40%风力;每个工况持续10-20分;绿色为最佳 | |||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方案 | 散热处理 | 工况\温度 | CPU | 主硬盘 | 副盘 | |
GPD原厂方案 | CPU:复原(风扇侧出风口密封处理未拆除) | 待机(合盖) | 36 | 46 | 43 | |
内存:复原 | 工作(合盖) | 62 | 61 | 46 | ||
主硬盘:复原(主盘D壳内大面积均热贴未拆除) | 工作(压风+开盖) | 48 | 41 | 35 | ||
副硬盘:复原(副盘盖板均热贴包裹未拆除) | ||||||
B站涛哥小妖方案 (改进一点点) | CPU:四周用大面积均热贴,并引到风扇下方(降低风道效率,已去除) | 待机(合盖) | 35 | 38 | 32 | |
内存:内存颗粒贴硅脂,位于硬盘下方 | 工作(合盖)需要重新测试 | 60 | 55 | 41 | ||
主硬盘:硬盘上方加厚散热片 | 工作(压风+开盖)需要重新测试 | 47 | 41 | 30 | ||
副硬盘:硬盘槽底下外侧的SD金属外壳贴硅脂,硬盘上方加硅脂 | 待机(压风+开盖) | 26 | 31 | 29 | ||
AT方案(我的) | CPU:风扇侧出风口与散热鳍片进风口的宽度有差异,用均热贴密封 | 待机(合盖) | 37 | 41 | 39 | |
内存:内存用均热贴导到风扇下方,再贴聚酰亚胺胶带与硬盘隔离 | 工作(合盖) | 62 | 56 | 43 | ||
主硬盘:硬盘上方加厚硅脂与D壳压接,D壳贴大面积均热贴 | 工作(压风+开盖) | 48 | 41 | 32 | ||
副硬盘:硬盘上方加硅脂,盖板加均热贴包围 | 烤鸡(压风+开盖) |
- 散热材料
- 膏体硅脂:信越7921、7868,绝缘导热(Thinkpad T480s 8250u和max150用,有效果)
- 相变片:霍尼韦尔7950
- 硅脂贴片:固态硬盘盒送的三无硅脂,绝缘导热(笔记本内的硬盘位,硬盘盒在用,有效果)
- 石墨烯均热贴:薄贴,三层结构,粘胶和黑色外层绝缘,中间层导电(笔记本手机内部大面积壳体,有效果)
- 散热方案
- 风道:是笔记本最核心的散热设计,可以理解为散热高速路,通过热管和硅脂将CPU热量导入高速路,到鳍片被风扇做气流热交换降温。如果对热管做扩大散热面积处理,会使热量风流到笔记本内部,被动散热属于慢车道,形成热量堆积,会影响内存硬盘散热。所以改进核心还是要围绕着风道提高风道效率。
- 被动散热:风道没有覆盖到的,内存,芯片,供电元件,硬盘等,可以扩大散热面积,以及改进接触D壳提高被动散热。